比特幣的價格超過了40萬元,以太幣的價格超過了1.2萬元,在最近半年多時間,加密貨幣的價格暴漲,已經讓挖礦顯卡和礦機成了稀缺資源。
而除了像比特大陸、嘉楠耘智這樣礦機廠商賺得盆滿缽滿,也讓英偉達、AMD等賣顯卡的企業嘗到了甜頭。甚至連中芯國際這種芯片代工廠,也從礦機市場分到了一塊蛋糕,緩解了高制程工藝芯片缺少客戶的尷尬。
但每一輪的瘋狂背后都不應該忘記背后的風險和危機。“沒有什么是‘上天給認知的獎賞’。”一位挖礦者說。
火爆行情再度上演
山東臨沂的一棟居民樓里,張湯的4臺礦機正在隆隆作響,每臺礦機裝備了6張RX588顯卡,整個房間被機器散發出的熱量所籠罩。初春的夜晚,臨沂氣溫只有10度左右,但房間里快接近60度,在里面待一會就滿頭大汗。張湯專門買來大風扇,對著窗戶將熱風送進黑夜。
他在挖的是“以太幣”,這是一種數字加密貨幣。每過10分鐘,以太坊系統就會將需要打包記錄的信息做成一道“搶答題”,發布在網上供挖礦者去搶答。而最先答對的就能獲得獎勵。相比挖掘比特幣需要專門的芯片,以太幣只要普通游戲顯卡就能挖,因此吸引了普通人參與。
從半年前開始,比特幣價格上漲了6倍,第二大幣種以太幣則上漲了4倍。幣價的上漲點燃了這些散戶們的熱情。比特幣幾乎被大礦場所壟斷,顯卡的運算效率已經很難挖到比特幣,所以現在比特幣都需要專業的礦機才能獲得足夠的收益。但同樣價格不菲的以太幣,則成了散戶們的首選。
背后是運算效率和幣價的博弈。張湯算過一筆賬,他的4臺礦機,現在每兩天能挖到0.1個以太幣,而最新的幣價是1.2萬元,也就是每兩天能有1200元的收益。他每個月的電費支出是兩三千元。而他買6臺礦機總共只用了4萬元。
張湯是3年前買的顯卡,后來幣價暴跌,挖礦變得不賺錢,他也一度關停了機器。去年9月開始,比特幣價格從7萬元躥升到40萬元,也帶動了諸如以太幣等加密貨幣的暴漲。
有多大利潤就會有多大的瘋狂,顯卡和茅臺一樣,成了稀缺資源。
2021年2月下旬,近6萬人涌進英偉達的抖音直播間。他們在手機屏幕前躍躍欲試。一塊七彩虹RTX 3060顯卡,在直播間售賣2500元,但轉手就能賣到將近6000元。
顯卡原本為游戲設計和服務,但現在已經變成了挖礦者賺錢的工具。這樣的現狀讓游戲玩家非常失望,未能在直播間搶購成功的玩家,甚至直奔黑貓投訴平臺舉報英偉達。而在海外,即使在《蝙蝠俠大戰超人》飾演超人的亨利·卡維爾也抱怨買不到顯卡。
但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顯卡被用于挖掘加密貨幣以來,一直供應緊張。如今,無論是天貓,還是京東,都很難以官方定價買到顯卡。
新顯卡一卡難求,二手顯卡也在被熱炒。張湯的4臺礦機里有24張顯卡,這是他三年前買入的,二手價格曾一度低到600元,但前幾天有人希望以每張2400元收購。他使用了三年的東西,居然還增值數倍。
相比于散戶可以參與以太幣的狂歡,比特幣的礦機則越來越集中在機構手中。
“礦機完全是賣方市場。”桂華科技負責人殷長明對AI財經社說,如果訂今年的機器,需要先給30%-50%定金,定明年的貨則需要支付10%-20%。不僅沒有現貨,價格也在水漲船高。一臺比特大陸的比特幣礦機,算力在95TH/s,而每T的價格在700元左右,一臺礦機需要六萬多元。
一位比特大陸的員工此前對AI財經社透露,他們的礦機期貨已經賣到了2022年9月。其他廠家的情況也大體如此,芯片產能的緊缺和幣價的高漲在影響了礦機市場的走勢。
狂熱的情緒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2021年初,殷長明就經歷過爭搶最后一批礦機現貨的瘋狂。“如果你看到銷售發朋友圈,想找人商量一下價格,過5分鐘再問就已經沒了。銷售說多少,你直接打錢過去。”殷長明經營著一家礦機銷售公司,“500臺以上礦機秒沒,剩下都是幾十臺溢價高到離譜。”
芯片廠的意外之喜
對顯卡和礦機的龐大需求,除了讓比特大陸、嘉楠耘智這些礦機企業掙得盆滿缽滿,也讓上游的芯片廠商嘗到甜頭。
顯卡廠商英偉達和AMD是直接受益者。從2018年幣價飆升之后,用顯卡挖加密貨幣的行為越來越普遍。這也使得顯卡一經發售,就遭到哄搶,引發了游戲用戶的批評。
為了照顧游戲玩家的情緒,英偉達將其最新發布的RTX3060顯卡進行了限制,通過軟件驅動,砍掉了50%的挖礦效率。
圖/視覺中國(礦機正在挖礦)
但不到一個月,英偉達就“不小心”解除了挖礦限制。最終,英偉達下定決心發布了一款挖礦顯卡,它沒有相對應的圖形性能,除了挖礦,沒有其它用途。由于尚未在市場銷售,還不知曉這種顯卡的挖礦效率,如果無法滿足需求,游戲用戶的顯卡依然會被挖礦者搶走。
而另一大顯卡巨頭AMD則沒有做一款挖礦顯卡的打算。AMD已經明確表示,并不會限制用其顯卡進行挖礦的行為。它也不打算放棄挖礦的用戶。
當下的一個大背景是,全行業的芯片產能吃緊,每個芯片企業都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無論是英偉達還是AMD,在產能如此緊張的情況下,他們愿意分出多少產能來滿足這個非主流市場的需求,還是個未知數。
英偉達在年營收從109.18億美元上漲到166.75億美元,漲幅52.7%,凈利潤從27.96億美元上漲到43.32億美元,漲幅54.9%。但其顯卡業務在總營收的比重卻出現了顯著下降。
中芯國際也是礦機熱的受益者。一位行業知情人士吳起對AI財經社透露,嘉楠耕智則在中芯國際下單早,因此優先保障他們的產能,“有一些散戶(礦機公司)也在嘗試”。
“你(小礦機公司)去臺積電,它也不接見你,不可能把華為和蘋果的產能給你,比特大陸這種體量的才有機會去談判。”吳起說。而比特大陸在2020年底曾用遠高于市場價格的費用,爭取到臺積電產能和較早交付時間。
不過據臺灣媒體報道,比特大陸因為挖角臺積電,三年挖走數百位研發人員,導致臺積電在今年3月初解除了比特大陸的訂單優先權。
“嘉楠就是三星的訂單下不進去,把主力訂單下到中芯國際這邊,互相磨合,反而把8nm往前推動了。”吳起說,這或許是中國芯片產業的意外之福。
有芯片人士曾告訴AI財經社:中芯國際的工藝制程遠落后于國際大廠,由于美國制裁,中芯國際失去華為海思高端訂單后,導致了中芯國際在向先進制程突破時,火熱的礦機市場,反而給了中芯國際打磨產品和獲取利潤的機會。
據AI財經社獲悉,礦機芯片給芯片生產廠商的利潤,大約是手機芯片的2倍。殷長明透露,8nm的晶圓大概是7000美元一張,一張能切出10臺礦機所用的芯片,礦機相當大的成本都花在芯片上。
狂歡背后的隱憂
按照當前的幣價,張湯每天能有數百上千元的收益,但他和大多數人一樣,對比特幣、以太幣這些加密貨幣的價值并沒有太高的認同。“浪費電、浪費顯卡,為什么我還有收入呢?這是我理解能力達到不了的高度。”
對于挖礦浪費資源的指責一直存在。根據數據提供商Messari的報告,截至2021年初,中國控制了全球65%以上的比特幣哈希率(算力),絕大部分挖礦行為都在中國。全球挖礦能耗在2021年3月達到91.5TWh/年,為歷史最高,相當于菲律賓整個國家的耗電水平,碳排放水平則跟香港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