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小本生意,無須交稅,每年有大量年輕就業創業。會打擊就業機會,實體店要從本身找問題,貨出門不恕退,激怒顧客。
近10余年來,互聯網行業公司可以說是大行其道,尤其是電子商務這一類公司,可以說是互聯網行業中的明星公司。
以阿里系電商為例子,淘寶天貓的問世,打破了地域、時間和區域的限制,確實給消費者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之前董明珠說過,中國只需要一個馬云,我的理解是這樣,電商確實對經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電商并不能取代傳統的制造業。
因為電商本身不創造價值,只是加快了社會物品流通的效率,優化了社會物品資源的配置。如果說沒有實體,那么電商的產品從哪里來呢?所以我們之前看到了董明珠和雷軍打賭,馬云和王健林打賭,本質上他們代表的就是互聯網新勢力和傳統勢力!
電商一旦交稅,淘寶數百萬中小賣家受影響,京東或成大贏家?
淘寶店主為什么不交稅?
淘寶店主要不要交稅?該不該交稅,目前爭議很大!
國稅總局2014年就規定了,月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3萬的納稅人不用交稅。根據阿里巴巴統計的數據,94%的淘寶賣家月銷售額小于2萬元。所以,其實90%的淘寶賣家是免稅的。
對于網店主是否應該納稅,劉強東和馬云都有各自的說法;
劉強東表示,小企業以自然人名義開網店,瞞報營業收入,達到漏稅的目的,不利于企業公平競爭,要求小企業開網店應該納稅,并建議明確具體辦法和技術手段,以規范對小微企業開設網店的征稅。
劉強東這個說法是靠譜的,因為京東堅持正品運營,從不賣假貨,對消費者也出具發票。
而馬云則表示,大企業享受很多資源優勢,力量越大責任越大,理應是納稅主體,小企業則每天需要考慮的是存活問題,應該對他們多加關心,畢竟現在年輕人創業不容易!
從消費者角度而言,因為是個人消費,發票對于他們沒有用,目前他們在電商消費中普遍都沒有形成要求開發票的意識。所以,大多數商家也只有在消費者主動要求開發票時,才會在再經過和消費者的溝通后才會開發票。
電商一旦交稅,淘寶數百萬中小賣家受影響,京東或成大贏家?
電商該不該交稅?
做生意交稅是天經地義,但之前有一種說法,那就是電商創造了這么多崗位,為國家解決了就業問題,且大部分電商從業者年紀偏低,這部分人群正處在一個奮斗的年紀,這個時候應該給予更多的支持,而不是去交稅。
給大家看一個例子,如果電商收稅,那么網店賣家的壓力會很大。因為現在網店的生意不是10年前,現在開網店雖說沒什么稅費,但也有各種費用,這讓現在的淘寶中小賣家十分頭疼。
說回正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電商在國內發展了這么多年,我認為早就該交稅了。電子商務在搞下去,產品只會越來越差,線下越來越難,其實電商引起來的就業可能比線下造成的失業率更少。
過去沒征稅,不代表就是永遠不征稅。因為從一個長遠的過程來看,電商征稅是大勢所趨,千萬不要心存僥幸!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未來電商要交稅,受最大影響的將是淘寶的數百萬中小賣家,到時候他們連單都不敢刷!
電商一旦交稅,淘寶數百萬中小賣家受影響,京東或成大贏家?
京東或將二次崛起?
不用懷疑,如果電商一旦交稅,最大的受益者將是京東。
交稅可以遏制刷單,畢竟虛假交易也是交易,只要有流水就得交稅,自然也不敢刷單了,有利于商家公平競爭。
給大家說一個例子,淘寶上一同款產品,有幾十家賣家在賣,這其中有真有假,如果不交稅,那最后的結果是什么?大家都去賣假貨了,因為買正品難賺錢,假貨賺錢。
由于京東商城里面每一家店都一直在交稅,未來對電商征稅幾乎不影響他們的價格,往后也許就是京東的價格優勢最大了。所以我說電商交稅,肯定是利好京東!
電商一旦交稅,淘寶數百萬中小賣家受影響,京東或成大贏家?
小結:對于電商是否交稅這個問題,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于支持,為何呢?
不論何種商業模式,最核心的是要公平對待,遵紀守法,不因是電商,是新的互聯網模式而分別對待,如果電商國家無法收稅,而傳統商業交稅,這說不過去。
再者,電商對實體經濟造成太大壓力知道嗎?廠家到一批,要增值稅,一批發到二批要增值稅,二批到店家要增值稅,還有大量的雇員。電商呢?廠家到顧客,底下沒有了,中間的程序沒有了,錢都集中去一個地方了,金錢流通變少,變成只有少數幾個房東掌握大量金錢,這顯然不是我們愿意看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