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談公眾號,怎么都讓人興奮不起來,從最早的營銷號敗落,到目前很多有強勢品牌的公眾號也接連從篇篇10w+的神壇跌落,不少博主調侃,現在推送文章唯一的意義恐怕就是提醒粉絲們該取關了。
西邊落雨東邊晴,以快手、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社交平臺開始搶占原本屬于公眾號的目光,抖音博主月入百萬接棒公眾號曾經的造富神話。
本篇就來說說短視頻平臺相關的話題,主要給大家剖析兩個非常好玩的板塊,一是短視頻平臺崛起的底層邏輯,二是各大短視頻平臺未來格局分析,給大伙兒布局賽道以啟發。
短視頻平臺崛起的大邏輯
1,互聯網基礎設置不斷完善
據《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7》中國網民規模達7. 51 億,居全球第一。
實際上,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移動4g以及wifi的覆蓋,邊緣人群將被迅速接入互聯網,條件寬松點, 14 億人里面就算超 10 億觸網都不奇怪。
網覆蓋的同時,硬件以及上網費用都在不斷下降,速度能達10Gbps 5G也即將商用,在硬件上已經足夠支撐視頻這一富媒體介質大放異彩。
應用層的短視頻社交平臺應運而起。
圖文雖然也收益于基建不斷完善,但是視頻對基礎設施要求要更高,在早期,本屬于富媒體的流量因為技術條件達不到,而受到壓抑。
2,視頻這一介質,包羅萬象,直觀,易于理解,富有表現力,它囊括了,圖片,文字,聲音。
早在去年上半年抖音不火的時候灑家就叮囑抖料群的成員關注這個產品
文盲甚至消費不了段子,但他們可以笑嘻嘻刷一天快手。
尤其是播放時長在 5 分鐘以下的短視頻,消費創作門檻更低,互動性更強,非常符合移動互聯網時代碎片化內容消費習慣。
目前各大短視頻平臺產品形態業已十分成熟,視頻流無縫銜接,自動播放,極易形成流量黑洞。圖文還有個點擊打開翻頁的操作,而短視頻可以順暢地一刷再刷。
逐鹿中原,鹿死誰手?
接下來給各個平臺做個診斷,誰生誰死神棍一二,保證是你網上找不來的大尺度研判。
快手、抖音、美拍、秒拍、火山、西瓜、快視頻、梨視頻……平臺多到業內老鳥一時半會都難以窮舉,對普通用戶來講,就更是一頭霧水,其中只有少數一兩個個性鮮明的平臺可以成功占領網民心智,而這是判斷短視頻平臺生死最重要的尺度。
先說結論,目前只有快手和抖音形成了自己鮮明的風格,整個產品用內容把各自的定位切實落了地。
“快手,記錄世界 記錄你”
實質大于形式,哪怕換了個文縐縐的口號slogen,
快手,偏鄉土,低俗趣味,早已深入人心,農村、三四線小城市是其主要地盤。
“抖音,記錄美好生活”
抖音成功實現了定位拓展,最開始確實是“抖音”,早期這一平臺上對口型裝歌星是最重要的樂子之一。
抖音,城市小資氣質,渲染美好生活,大城市以及向下的二三線城市是其大本營。
一般人很難說清,秒拍、美拍有啥特色,但是一說到抖音和快手,個個都是抖機靈的段子手——
“快手是俗 抖音是裝”
“一個城市版快手 一個農村版抖音”